面对时代变局,国门是打开,还是关上?对双循环,该如何正确理解?总书记在调研中说得十分透彻:‘双循环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当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活下去、活得更好。

明明前一秒还在惊心动魄。单是远远看到他们,就觉得自己安全了。

国网福清市供电公司:加强线路设备巡视 守护节日用电安全

登舰时,一名同胞不禁失声痛哭: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太感动了。2015年也门战乱,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即刻前往,571名中国公民的撤离只用了2天。倘若有一群人愿为你粉身碎骨至此,那这群人的信仰,就不得不值得你肃然起敬。在救人飞奔时↓↓在提醒父母捂住孩子耳朵时↓↓在小心翼翼推着老人过马路时↓↓读懂他们跟我们一样同是烟火凡人,读懂他们穿上军装之后,放弃了什么,挑起了什么,誓死守护了什么,便读懂了他们的可爱可敬、可歌可泣。(✧◡✧)14最后,一个生活细枝末梢的分享,细微到——可能不少人都有过网友@十三这样的经历:上一次长吁一口气,是在下夜班路上,不是胆大的人,路灯本就昏暗,孤身走长道,风吹草动喵叫都会牵动神经,我攥着手机,手指卡在狂按几下就能唤起紧急呼叫的触键上,三步并两步,脑子里上演着若是遇到坏人自己如何机智脱险的场景,就在气氛被胆小的我烘托到高潮时——不远处,看到两个军人朝这边走来了,瞬间,不安,消散了。

他们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了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寸土不让的界碑。台风过境,冲在救援一线的是他们。公元前1037年,周公旦来到嵩山脚下,采用测日影的方法来寻找地中的具体位置

2022年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建成通车,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勾画成形。米字形高铁的铺就,不仅带来时空与观念的巨变,更意味着交通枢纽优势的再造、经济版图的重塑。《史记》中提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而天地之中哲学思想,长期以来深刻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各项活动,并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根脉。

时人根据活动能力和行为半径等生命体验,断定其范围大小有限,因此大地存在中心,即地中。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周公测景台的北边,修建了高大宏伟的观星台,经过多年观测与推算,颁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国网福清市供电公司:加强线路设备巡视 守护节日用电安全

如今,古老而又年轻的河南,立于天地之中,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上。策划:魏剑 李铮统筹:李敬欣 张培君执行:娄恒 许会增 范昭文案:李东宝影像/制作:马绍坤海报:胡瀚泽特别鸣谢:中国天文博物院。今天的河南,正努力在中部地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新时代中原大地更加绚丽的篇章。历史上许多天文学家、历法家都曾在这里进行过天文观测活动,中国古代重要历法,如大衍历、授时历等的制订都与此处有关。

周公测景台,由唐代太史监南宫说,在周公测日影、定地中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天文观测仪器。编者按: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起源地,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融媒专栏《源来如此》带您沉浸式解读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为一种宇宙观,天地之中概念的形成,与古人对天地形态及其关系的认识有关。大河网讯 在日常用语里,中代表一种承诺、带着肯定和自信,千百年来,深深刻入河南人的文化基因。

公元前1037年,周公旦来到嵩山脚下,采用测日影的方法来寻找地中的具体位置。先秦以前,中国人形成了自己对天地的独特感知,也就是所谓的天圆地方。

国网福清市供电公司:加强线路设备巡视 守护节日用电安全

如果从空间方位的角度来看,中,也意味着东西南北的汇聚,比如中部、中原,还有本期视频的主角——天地之中。古人对地中的探索和追求,一刻也没有停歇。

让我们一起跟随探源人的讲述,从河南出发,感受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有研究指出,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观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正是被这些身影所感动,促使他后来坚定地选择成为一名救援战士。连续奋战30小时后,王庆银带领队伍从炼油一部救出9名被困人员,并保护了周边11套生产装置、74个成品油储罐的安全。灭火任务完成后,进行现场勘查时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那一幕幕惊险的时刻,王庆银回忆起来总有些后怕,但每次救援后,当看到百姓安全和国家财产有了保障,他又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义无反顾地奔赴下一场战斗。

他先后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计划《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等重大项目研发,参与《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指导手册》等国家标准规范的编制和修订工作,组织制定行业标准4项、企业标准1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果3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成果13项,局级(地市级)表彰成果58项,先后被聘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安全生产领域跨国(境)救援专家,中国消防协会灭火救援技术专委会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作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骨干队伍的带队人,这是王庆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0年7月18日,地质灾害导致普光气田主体3号线管道开裂,天然气管道泄漏,随时可能引发硫化氢中毒或爆炸,情况危急。争取在国家能源安全领域再创佳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王庆银着力于数字应急、智慧应急的发展方向,推行四化建队理念。

1998年,在部队磨炼了4年的王庆银以优秀士兵身份光荣退伍,在分配选择时,他加入了内心向往已久的应急救援队伍。5个场点同时燃爆,实属罕见,不仅如此,在距离主火点仅有100米的地方,伫立着一个规格为15000立方米的满装汽油罐,拱顶储罐顶部已经被击穿,罐里火龙飞舞,如果不抓紧时间处理,罐壁随时可能坍塌,汽油蔓延开来将造成火烧连营的可怕局面。

有人形象地比喻:在普光气田开展应急监护,就像天天坐在火山口上,无异于闯龙潭虎穴。2022年6月19日,王庆银在上海石化6.18爆炸现场指挥(受访者供图)2022年6月18日,上海某石化公司突发爆炸事故,接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令后,身在濮阳的王庆银连夜飞赴现场,指挥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上海分队全力救援。在这生死时速时刻,王庆银迅速制定救人第一、攻防联动、固移结合、冷却易爆、分隔堵截的作战方针,并将队伍分成三个梯队,他带领第一支突击队冲上罐顶。一旦发生泄漏,这个战斗区域的40名战友将面临生死考验。

一次、两次、三次……冲锋、冲锋、还是冲锋,在每一次危险面前,王庆银总是毫不退缩。2人荣立个人二等功、8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2023年7月7日,王庆银夜间出动火警现场指挥(受访者供图)中原油田有着千万吨级的油气当量,党和国家把保卫油田安全的重任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能担负起保卫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作为一名危化品应急救援战士,与死神擦肩而过是常有的事。

接到报警后,王庆银迅速带领46名指战员、10台救援车辆赶赴现场,紧急关阀处置并疏散周边群众,鏖战4个多小时,保障了普光气田和附近居民的安全。职责就是使命 为能源安全站岗放哨是他永远的追求在王庆银的心中一直埋有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小在油田长大的他,自幼见证过救援队员奋力灭火、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英勇风姿。

初心永远‘立正,使命永不‘稍息。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投入规模开发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海相整装高含硫气田,是国家川气东送主气源地,气源惠及长江经济带6省市80家企业2亿多人口。获得‘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是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充分肯定和最大鼓励,我和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的应急指战员向大家保证,我们初心永远‘立正,使命永不‘稍息。7月30日,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王庆银是河南唯一入选者。

在危险面前,他总是毫不退缩我们是国字号的危化救援队,再大的危险我们也绝不能辜负党的重托。近年来,在王庆银的带领下,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先后获首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等13项省部级殊荣,3次被应急管理部记集体三等功。

这只是王庆银参与的1200余起灾害事故救援之一,近五年来,王庆银和他的战友共完成油田动火作业监护2.1万次,出动人员173210人次、车辆48926台次,悉心呵护着中原油田东濮老区、川东北工区、内蒙古探区三大基地的安全生产,创造了连续17年无上报工业火灾事故的纪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王庆银回忆说,在火灾核心区有一处管道,其中充满了危险物丙烯氰。

谈起获得此次荣誉,王庆银平静而又坚定地表示。大河网讯 25年来,参与1200余起灾害事故救援,救助被困遇险群众700余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应急管理部授予二等功、三等功,出彩河南人‘应急先锋优秀奖,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中国石化第五届感动石化人物(团队)……这一串串数字、一项项荣誉,是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队长王庆银默默坚守救援一线交出的成绩单。